一、填空题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是 。
答案: 1
《宋刑统》
在中国历史上,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刊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的法规,叫作“ ”或“ ”。
答案: 1
刑律统类*刑统
宋朝把日积月累的单行敕令,加以分类整理,删去重复矛盾之处,然后再颁布,使之具有普遍的法律效力,就是所谓的“ ”。
答案: 1
编敕
宋朝立法活动的主要特点是“ ”和“ ”。
答案: 1
编敕*以敕代律
宋仁宗嘉祐中期,加重处罚犯罪,开始实行“ ”法。
答案: 1
重法地
二、单项选择
法典体例在宋朝发生了变化,采用( )作为法律形式。
宋朝将判案的成例叫做( )。
宋朝尚书省和中央其他官署对某事所作的指示或决定,对以后同类事件具有约束力,与敕、令并行,这种法律形式叫做( )。
宋朝中央官署可依就某项法令作解释,所作的解释叫做( )。
宋朝中央官署根据过去敕文或其他案卷所作为的决定,叫做( )。
三、多项选择
宋朝的法律形式出了敕、令、格、式外,还有( )。
宋朝立法的主要特点是( )。
宋朝伟了加重对“盗贼”的处刑,先后实行了( )。
根据宋朝法律规定,典卖与一般卖的区别有( )。
宋朝初年,意在减轻刑罚而收刑平政盛之功,指定了( )。
四、简答题
刑统。
按照新的体例编纂的刑书。一般以刑律为主,将其他刑事性质的敕、令、格、式分载在律文各条之后,依律目分门别类地加以汇编。
中国古代最残酷的生命刑。宋代广泛使用。古书记载的一种行刑方法为:“凌迟者先断其肢体,次绝其吭,当时之极法也。”
元朝对“恤囚”制度的发展。
元朝对“恤囚”制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实行轻重异处、男女异室,有病者给医药,病重者去枷锁;狱官若以重为轻、以急为缓,或医疗不及时而致囚死损者,该官吏要坐罪;非强盗,不加酷刑;重事需加拷讯者,由长贰僚佐会议立案,然后施行。
“重法地”法。
“重法地”法即凡在所谓的”重法地”犯罪,加重处罚。开始以开封府诸县为重法地,以强化首都的治安。以后逐渐扩展,河北、淮南、福建等地皆用重法。”
宋刑统。
宋朝初年,为了加强皇帝对司法权的控制,在中央设刑部和大理寺分掌司法之外,于建隆年间设置审刑院。规定:全国奏报的重大案件,大理寺审判,刑部复核后,再由审刑院评议,上中书省送请皇帝决定。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