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形考任务2答案

测试试题:目前测试中共有40道单选题,10道多选题 ,已配置 100 分

单选题

  1. 所谓公共政策,实际是指( )的行为。
    A. 政府
    B. 个人
    C. 企业
    D. 社会组织
    答案:A
  2. 中国现行的政治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体制。
    A. 民主集中
    B. 议行合一
    C. 三权分立
    D. 共和制
    答案:B
  3. 在我国,行政法规常以( )的形式加以发布。
    A. 主席令
    B. 总理令
    C. 部长令
    D. 省长令
    答案:B
  4. 预测结果阶段所涉及的方法中,( )又称专家调查法。
    A. 德尔菲法
    B. 趋势外推法
    C. 马尔科夫模型
    D. 贝叶斯方法
    答案:A
  5. 在优化选择阶段,( )又称折衷法。
    A. 乐观决策法
    B. 悲观决策法
    C. 乐观系数决策法
    D. 方面排除法
    答案:C
  6. 政策执行系统的基础要素是( )。
    A. 政策资源
    B. 执行手段
    C. 执行主体
    D. 执行客体
    答案:C
  7. ( )资源是政策执行的基础性物质资源。
    A. 经费
    B. 人力
    C. 信息
    D. 时间
    答案:A
  8. ( )是政策分析最为突出的特征。
    A. 复杂的学科背景
    B.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C. 多架构的研究方法
    D. 广阔的研究领域
    答案:B
  9. 在政策分析中,分析原因阶段所用的鱼骨图法是由( )首先提出的。
    A. 石川馨
    B. 贝叶斯
    C. 穆勒
    D. 德尔菲
    答案:A
  10. 在政策分析中,问题是指( )之间的差距。
    A. 理论与实际
    B. 过去与现在
    C. 主观与客观
    D. 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
    答案:D
  11. 财政预算指在( )下,政府按照实际情况与需求制定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
    A. 公共预算体系
    B. 中央财政实际收入
    C. 公共财政体系
    D. 预算管理体系
    答案:C
  12. 我国的公共预算编制程序可概括为( )。
    A. “一上一下”
    B. “两上两下”
    C. “三上三下”
    D. “多上多下”
    答案:B
  13. ( )指公共治理部门通过直接向市场购买指定社会服务,并提供给服务使用对象。
    A. 转移性支出
    B. 公共支出
    C. 购买性支出
    D. 无偿性支出
    答案:C
  14. 公共财政的分配应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将资源分配给利用效率更高的部门,促进高优先度目标的实现。
    A. 转移性支出
    B. 公共支出
    C. 购买性支出
    D. 无偿性支出
    答案:A
  15. 公共财政的分配应建立在( )的基础之上,将资源分配给利用效率更高的部门,促进高优先度目标的实现。
    A. 公益性
    B. 有效性
    C. 全面性
    D. 平衡性
    答案:B
  16. ( )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的财政体系进入税收时代。
    A. 分税制改革
    B. 预算改革
    C. 公共预算制度
    D. 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答案:C
  17. ( )是最主要的公共收入方式。
    A. 税(税收)
    B. 费(收费 + 其他公共收入)
    C. 债(发债)
    D. 基金
    答案:A
  18. 公共支出意为一国各级政府为履行提供( )的义务所支出的资金总量。
    A. 社会安全
    B. 公共服务
    C. 就业民生
    D. 自然环境
    答案:B
  19. 相比而言,( )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效的公共收入手段。
    A. 税(税收)
    B. 费(收费 + 其他公共收入)
    C. 债(发债)
    D. 罚款
    答案:A
  20. 我国的公共支出细分为( )项。
    A. 18
    B. 17
    C. 10
    D. 5
    答案:B
  21. 社会转型期的许多失范本质上是( )
    A. 道德灌输、政治宣传不力
    B. 利益和价值观由原来的一元化向多元化转变所导致的一种过渡现象
    C. 文明衰败、法制孱弱
    D. 官员失去政德
    答案:B
  22. “责任伦理” 强调( )
    A. 形式主义
    B. 对责任的担当
    C. 牟取私利
    D. 社会舆论
    答案:B
  23. ( )模糊,形成角色冲突。
    A. 社会角色
    B. 公共责任
    C. 公共利益
    D. 裙带关系
    答案:A
  24. 新公共管理运动往往被人们描述为一场以追求 “3E” 即( )为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A. “自由、民主、平等”
    B. “政治、民主、法治”
    C. “经济、效率和效益”
    D. “政府、企业、协会”
    答案:C
  25. 威尔逊所倡导的( )原则是为了解决当时美国政府管理和政府服务体系的混乱和无效。
    A. “价值中立”
    B. “逻辑合理”
    C. “形式主义”
    D. “理论系统”
    答案:A
  26. 公共管理的( )决定了公共管理的制度、程序和行为体系都必然是伦理精神的实现,是处处体现着伦理价值的新型模式。
    A. 价值追求
    B. 服务定位
    C. 道德规范
    D. 职业活动
    答案:B
  27. 公共管理者被授予大量的公共权力和职责,要求在行使公共权力时,以公共原则行事,坚持( )最大化。
    A. 他人利益
    B. 个人利益
    C. 团体利益
    D. 公共利益
    答案:D
  28. 强化公共管理伦理作用,( ),成为当今政府与社会的重要任务。
    A. 行使公共权力
    B. 重塑公共管理者的良好形象
    C. 平衡各种角色
    D. 掌握着公共资源
    答案:B
  29. 行政伦理学主要集中在( )的职业道德方面的研究。
    A. 社会管理人员
    B. 专业技术人员
    C. 社区管理人员
    D. 公共行政人员
    答案:D
  30. 引导公共管理者科学认识公共管理伦理冲突中的功利价值,要把( )作为行政行为选择的出发点。
    A. 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 公司集团的利益
    C. 冲突一方的利益
    D. 领导个人
    答案:A
  31. ( )指的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
    A. 法治
    B. 治理
    C. 管理
    D. 公正
    答案:A
  32. ( )指的是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
    A. 平等
    B. 公平
    C. 公开
    D. 公正
    答案:D
  33. 依法设定权力,解决的是( )的问题。
    A. 权力范围
    B. 权力来源
    C. 权力内容
    D. 权力有没有
    答案:D
  34. ( )是国家有权机关制定法律、法规和规章行为及过程的总称。
    A. 立法
    B. 司法
    C. 执法
    D. 守法
    答案:A
  35. ( )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
    A. 规范立法
    B. 科学立法
    C. 依法立法
    D. 行政立法
    答案:B
  36. 科学立法的核心在于尊重和体现( )。
    A. 人民意愿
    B. 领导意志
    C. 客观规律
    D. 客观规律
    答案:C
  37. ( )主要是指所制定的法律内容必须反映中国的实际,符合客观规律,保证法律法规件件能够有效落地
    A. 严格执法
    B. 公正司法
    C. 科学立法
    D. 认真守法
    答案:C
  38.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的关键在于( )。
    A. 懂法
    B. 执法
    C. 立法
    D. 司法
    答案:B
  39. ( )是司法的灵魂和生命。
    A. 自由平等
    B. 公平正义
    C. 平等博爱
    D. 良俗公序
    答案:B
  40. 一个国家或者社会的( )状况,与全社会的守法意识、守法行为密切相关。
    A. 秩序
    B. 规则
    C. 法律
    D. 法治
    答案:D

多选题

  1. 立法是人民代表大会的首要职权,主要表现为( )形式。
    A. 宪法
    B. 基本法
    C. 其他法律
    D. 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E. 决议、决定、命令、条例等
    答案:ABCDE
  2. 公共政策系统构成要素有( )。
    A. 政策主体系统
    B. 政策辅助系统
    C. 政策反馈系统
    D. 环境系统
    答案:ABC
  3. 以下属于公共政策的作用是( )。
    A. 导向功能
    B. 管制功能
    C. 调控功能
    D. 分配功能
    答案:ABCD
  4. 公共财政的目标是指( )。
    A. 可持续的财政状况
    B. 资源的有效分配
    C. 提升服务效率
    D. 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答案:ABC
  5. 绩效预算模式主要具备( )三个特征。
    A. 集中控制预算目标和总额
    B. 充分探索使用预算方法
    C. 绩效分权
    D. 结果导向
    答案:ACD
  6. 公共收入的原则包括( )。
    A. 受益原则
    B. 公平性原则
    C. 支付能力原则
    D. 公正性原则
    答案:AC
  7. “伦理” 的含义是( )。
    A. 指人们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因人们之间的天然联系和社会联系的亲疏程度而有所不同。
    B. 属于一种社会性的意识形态范畴。
    C. 指人们的行为应遵循的规范,即行为须有秩序和合乎情理。
    D. 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原则、规范的总和。
    答案:AC
  8. 公共管理伦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角色伦理,是公共组织及公共管理人员在权力运用和行使过程中的( )总和。
    A. 道德意识
    B. 道德规范
    C. 道德行为
    D. 道德底线
    答案:ABC
  9. 公共法治管理,正是围绕着( )这两个主题展开的。
    A. 权力制约
    B. 权利保障
    C. 立法程序
    D. 秩序状况
    答案:AB
  10. 公共法治管理,就是要通过依法(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A. 设定权力
    B. 规范权力
    C. 制约权力
    D. 监督权力
    答案:ABCD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3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