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活动(一)专题讨论(必选,30分)
考核任务形式:专题讨论
考核内容样例:
讨论主题: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30分)
要求:
1.认真研读教材第1章至第6章的内容。
2.组成3—10人的学习小组完成本次任务。
3.采取个人事先准备与集体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采取网上非实时跟帖的形式,由小组长发起第一个跟帖表明组长身份并组织完成讨论的全过程。
4.每一位学习者都要联系实际准备个人讨论提纲(包括联系实际的例子和个人准备的提纲,不少于500字),个人讨论提纲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60%,由学习者自己跟帖提交。
5.每个小组讨论完成后,形成不少于300字的小组意见,小组意见占此次讨论总成绩的40%,由小组长跟帖提交。
6.教师根据每一位学习者的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小组意见给每一位学习者评分,举例必须联系实际,所举实例应能够证明其观点。
操作提示:
(1)学习小组由辅导教师通过论坛发帖的形式进行划分;
(2)各小组成员到相应的分组帖子下进行跟帖讨论;
(3)辅导教师结合小组讨论情况对每位同学的发帖进行打分。
参考答案:
如何实现政治与行政的协调?
怎么让政治和行政这对“搭档”配合得更默契:1. 先得分清楚谁管啥政治和行政就像公司的“老板”和“执行团队”:政治(老板层):定大方向、画蓝图、拍板重大决策,比如“咱们国家未来要往哪儿发展”、“老百姓最关心啥问题”。行政(执行层):负责把政策变成具体行动,比如盖学校、修路、发补贴,确保事情落地。
例子:中央说“要减碳”,地方就得琢磨怎么关停污染企业、推广新能源。2. 信息要互通,别互相猜谜搞个信息共享平台:就像微信群,让领导知道基层在干啥,基层也知道上头咋想的。定期开碰头会:比如新加坡每周让部长和公务员坐一起聊,确保政策不跑偏。基层有问题直接喊:比如行政发现政策执行缺钱,赶紧告诉政治层调整预算。3. 监督不能少,但别光挑毛病检查政策有没有落实:就像考试打分,用审计、考核看行政有没有偷懒。允许“试错”但要及时改:比如韩国政策执行后3年必须复盘,效果好就推广,不好就调整。表扬和批评都得有:干得好的发奖金,瞎胡闹的得问责。4. 权力分配要平衡该集权时别手软:比如国防、外交这种大事,必须全国统一行动。该放手时就放手:比如地方扶贫,让基层自己想办法,中央别管太细。
例子:中国环保就是“中央定标准,地方出方案”,北京治霾和云南护林方法肯定不一样。5. 打造“合作文化”政治家别光说不练:多听基层意见,别拍脑袋决策。公务员别当“传声筒”:遇到问题主动提建议,比如丹麦公务员可以搞创新实验室。大家目标一致:日本公务员入职第一课就是“为人民服务”,把政治理想变成日常习惯。6. 跟上时代变化用科技提升效率:比如用大数据预判政策效果,区块链防篡改。全球问题一起扛:气候变化、疫情这种跨国难题,得让政治和行政同步行动。
例子:欧盟防疫时,各国政府既统一标准,又允许本地灵活操作。总结说白了,政治和行政就像开车,政治负责方向盘(定方向),行政负责油门刹车(落地执行)。只要分工明确、沟通顺畅、互相监督,再加点信任和灵活,国家这辆车才能跑得快又稳当!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电大资源网(diandazy.com)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