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题测验1-4答案

专题测验1:

一、判断题

1.

19世纪30年代,英、法、德、俄同时完成了工业革命( )。

判断题 (6 分) 6
2.

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三大工人运动,说明无产阶级已经成为一种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已经历史地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判断题 (6 分) 6
3.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于康德,经费希特、谢林,由费尔巴哈集其大成,终结于黑格尔( )。

判断题 (6 分) 6
4.

从17世纪到19世纪,产生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 )。

判断题 (6 分) 6
5.

1844年初,马克思在《德法年鉴》发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两篇文章,使他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

判断题 (6 分) 6
6.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中描述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的必然性( )。

判断题 (6 分) 6
7.

马克思恩、格斯于1846年,成立了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

判断题 (6 分) 6
8.

恩格斯为共产主义同盟写了两份草案,其中,第二份草案是《共产主义信条草案》( )。

判断题 (6 分) 6
9.

《共产党宣言》指出,人类历史上的任何社会形态都具有暂时的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这是由物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所决定的( )。

判断题 (6 分) 6
10.

《共产党宣言》指出,迄今一切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生产力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判断题 (6 分) 6

二、单选题

11.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 )。

单选题 (8 分) 8
  1. 主要矛盾

  2. 重要矛盾

  3. 基本矛盾

  4. 次要矛盾

12.

十九世纪上半叶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欧文、圣西门和( )。

单选题 (8 分) 8
  1. 傅立叶

  2. 费尔巴哈

  3. 费希特

  4. 李嘉图

13.

下列哪本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写的( )。

单选题 (8 分) 8
  1.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2. 《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3. 《神圣家族》

  4. 《哲学的贫困》

14.

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要求,大会决定将同盟更名为( )。

单选题 (8 分) 8
  1. 共产主义者同盟

  2. 社会主义者同盟

  3. 工人阶级同盟

  4. 工农联合同盟

15.

《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由无产阶级中最坚决、最先进的分子组成,始终代表整个无产阶级和工人运动的利益,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 )。

单选题 (8 分) 8
  1. 实现共产主义

  2. 消灭私有制

  3. 实现社会主义

  4. 为人民群众服务

     

专题测验2:

一、判断题

1.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联系( )。

判断题 (3 分) 3

2.

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与空间( )。

判断题 (3 分) 3

3.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之一是意识具有创造性( )。

判断题 (3 分) 3

4.

根据对世界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家可以分为机械辩证主义和形而上学( )。

判断题 (3 分) 3

5.

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

判断题 (4 分) 4

6.

在哲学上,事物之间或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是联系(   )。

判断题 (4 分) 4

7.

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

判断题 (4 分) 4

8.

从构成要素和表现方式上反映事物的哲学范畴是原因与结果(   )。

判断题 (4 分) 4

9.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关系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

判断题 (4 分) 4

10.

在哲学范畴中,揭示事物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是原因与结果(   )。

判断题 (4 分) 4

11.

“守株待兔”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妥善处理的哲学范畴是现实与可能(   )。

判断题 (4 分) 4

12.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对立面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相互转化的性质(   )。

判断题 (4 分) 4

13.

俗语中的“对症下药”反映的哲学道理是矛盾的同一性(   )。

判断题 (4 分) 4

14.

使一事物成为它自身而不是其他事物的是质(   )。

判断题 (4 分) 4

15.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

判断题 (4 分) 4

16.

事物的肯定方面是指维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或因素(   )。

判断题 (4 分) 4

17.

唯物辩证法把包含肯定因素的否定叫做“辩证的否定”,其实质是矛盾(   )。

判断题 (4 分) 4

二、单选题

18.

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等五种要素构成的观点属于( )。

单选题 (4 分) 4

机械唯物主义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

形而上学

19.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是人类自身追求某种目的时所表现出来的信心、克制、毅力等主观状态。

单选题 (4 分) 4

知识

意志

情绪

情感

20.

“一切从实际出发”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单选题 (4 分) 4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1.

规律是事物及其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   )。

单选题 (4 分) 4

普遍的联系

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表面的、偶然的、不稳定的联系

特殊的联系

22.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   )。

单选题 (4 分) 4

主要联系

次要联系

外在联系

内在联系

23.

反映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关系的哲学范畴是( )。

单选题 (4 分) 4

现实与可能

必然与偶然

内容与形式

原因与结果

24.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 )。

单选题 (4 分) 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的原理

矛盾双方对立统一关系的原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原理

25.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单选题 (4 分) 4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世界是物质的

质量互变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

26.

经过否定阶段和否定之否定阶段,事物的发展趋势呈现为(   )。

单选题 (4 分) 4

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直线式上升

直线式前进

直线式前进或上升

专题测验3:

一、判断题

1.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

判断题 (5 分) 5

2.

动物的活动与人的实践活动是一样的,都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

判断题 (5 分) 5

3.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实践在认识活动中并没有起决定性作用(   )。

判断题 (5 分) 5

4.

实践的发展为人类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而这极大地推动了认识的不断发展(   )。

判断题 (5 分) 5

5.

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它不依赖于感性认识(    )。

判断题 (5 分) 5

6.

在实践基础上获得的认识,还需要回到实践,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

判断题 (5 分) 5

7.

真理具有客观性,但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就意味着真理不具有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    )。

判断题 (5 分) 5

8.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中的一对矛盾体,真理不可能转化为谬误(    )。

判断题 (5 分) 5

9.

任何一种价值观都是正确的(    )。

判断题 (5 分) 5

10.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是非、善恶、美丑的评价标准,致力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彻底解放,是先进、积极和正确的价值观(    )。

判断题 (5 分) 5

11.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

判断题 (5 分) 5

12.

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

判断题 (5 分) 5

二、单选题

13.

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中,(   )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满足人类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决定着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单选题 (6 分) 6

政治实践

文化实践

物质生产实践

科技实践

14.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可以表现在(   )。

单选题 (6 分) 6

理论能够指导实践

理论能够推动实践的发展

实践和认识相互制约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5.

水是流动的、音乐是动听的、天空是蓝色的……,这些认识都是通过感官得到的。所以,这种认识是(    )。

单选题 (7 分) 7

感性认识

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

16.

(    )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必须坚持的态度。

单选题 (7 分) 7

圣人的权威

主观验证主观

实践

少数服从多数

17.

随着实践和历史的发展,人们对客体价值的判断也会发生改变,这说明价值具有(    )。

单选题 (7 分) 7

多维性

社会历史性

主体性

客观性

18.

毛泽东在(    )中,把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并对实事求是做出了解释。

单选题 (7 分) 7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改造我们的学习》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专题测验4:

一、判断题。

1.

在封建社会初期,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劳动工具十分简陋,主要是石锄、石铲、石镰等石制器具( )。

判断题 (4 分) 4

2.

共产主义包含两个阶段,其中,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 )。

判断题 (4 分) 4

3.

世界上的所有国家,都是按着五种社会形态由低到高依次更替( )。

判断题 (4 分) 4

4.

在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因素( )。

判断题 (4 分) 4

5.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一组相互作用的力,二者相互决定( )。

判断题 (4 分) 4

6.

在人类社会之初的原始社会并不存在阶级,阶级是随着私有制的产生而产生的,这说明阶级是一个经济概念( )。

判断题 (4 分) 4

7.

阶级斗争的核心是争夺物质利益,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

判断题 (4 分) 4

8.

唯心史观不仅认为认为少数杰出人物创造了历史,还更加肯定了群众也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

判断题 (4 分) 4

9.

人民群众是指所有为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人口的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包含不同的对象( )。

判断题 (4 分) 4

10.

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

判断题 (4 分) 4

11.

从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剧中人,社会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个人的活动。所以,全部人的活动加个总和就是社会历史( )。

判断题 (5 分) 5

12.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既包含积极成果,也含有消极的成果。

判断题 (5 分) 5

13.

从时间维度上,我们可以将文明划分为奴隶社会文明,封建社会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不同形态。

判断题 (5 分) 5

14.

文化既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引、精神动力,也可以为社会发展凝聚力量。

判断题 (5 分) 5

二、单选题

15.

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原本仅够生存的资料有了剩余,剩余产品催生了私有制。从而,( )诞生了,这是人类社会的第一个阶级社会。

单选题 (5 分) 5

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16.

意识形态又称为观念上层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 )等思想观点。

单选题 (5 分) 5

宗教

政权机构

政党

法庭

17.

依据( ),社会历史可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单选题 (5 分) 5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速度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社会意识形态

18.

( )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实质是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单选题 (5 分) 5

社会革命

社会改革

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

通过罢工,缩短劳动时间

19.

张衡,发明了地球仪和地动仪;祖冲之,首次把圆周率准确推算到小数点后六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这说明人民群众直接参与了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尤其是( )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单选题 (5 分) 5

农民

劳动工人

知识分子

剥削阶级

20.

与群众史观不同,唯心史观坚持认为( ).

单选题 (5 分) 5

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劳动是最基本的存在方式

劳动创造了人,让人类和其他动物区分开来

英雄人物创造和改变了历史

21.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同一性、( )、和平性,为中国式现代化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智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

单选题 (5 分) 5

全面性

包容性

辩证性

矛盾性

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我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 )、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 ),倡导爱国、( )、诚信、友善”

单选题 (5 分) 5

文明   法治   敬业

文明   公平   法治

法治   文明   爱人

解放   法治   敬业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52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请登录后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