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纸考精准题库参考:
单选题:1-5 DABBD 6-10 ADCCD
多选题:11.BD 12.ABC 13.ABCD 14.ABC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 19.ABC 20.ABCD
判断题:21-25 对错对错错 26-30 错对错错对
名词解释:31.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权利义务为主要内容,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行为规范及其相应的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32.就是法这个客体对满足个人、群体、社会或国家需要的积极意义。
33.是指国家与社会对法律的执行和遵守情况所进行的多方面的监督。
34.法的制定就是指法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的职权和程序创制、认可、修改和废止法律和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是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把自己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活动。
简答题:35.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有如下几个方面:
(1)依法治国是人民的治国。这是说,依法治国的最终主体是人民。在我国,国家的一切
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拥有、管理、治理这个国家。国家的所有权、治理权和受益权从根本上看属于人民。遵循人民民主原则是依法治国的核心要求。
(2)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下的人民治国。宪法也早己确认党是我们国家一切事业的领导力量。依法治国方略从提出到全面落实,都是在党的主导下进行的。党的领导本身也会推进依法治理。党的依法执政、党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恰恰是依法治国方略中的关键环节。
(3)确立宪法法律的至上性。这是说,依法治国方略要求宪法和法律在社会调整系统中具
有最高的的权威性、公信力和尊严。依法治国是依宪法治国,社会主义的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的宪政之国。这要求切实维护和保障宪法在法律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切实保障宪法在效力上的至高性,保障整个法律体系的完整性、内部协调性。
- 依法治国是依“良法”治国。这要通过健全的法律程序,保障民主立法、科学立法、公正立法,使得所立之法能充分反映广大人民利益要求和呼声,保障基本人权与人的尊严,使法律制度设计在价值指向上以追求公正、约束权力、保障权利、促进发展等为己任。
36.(1)经济对社会主义法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①在立法时应考虑所立的法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应从实际经济条件出发,使所立的法符合在这种条件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服务,促进生产力发展。②在立法时应正确处理各种物质利益关系。社会经济关系最终都体现为物质利益关系。在我国现阶段,物质利益关系涉及诸多方面,立法时应善于将这些物质利益关系体现为法律权利和义务。(2)社会主义法对经济的服务作用。主要在于:①法积极体现经济建设战略部署的精神并保障其顺利实现,维护基本经济制度和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并由此促进生产力发展。②法还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法确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确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方针,促进产品、产业、投资、消费等结构趋于合理化,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完善劳动保护制度等。所有这些对生产力的发展都有重大的直接促进作用。
2024春纸考精准题库参考:
一、单选:1.B 2.B 3.B 4.B 5.B 6.C 7.B 8.B 9.C 10.D
二、多选:
11.ABCD 12.ABC 13.BCD 14.ABCD 15.AD 16.ACD 17.ABD 18.ABCD 19.ABCD 20.ABC
三、判断题:21.√ 22.√ 23.√ 24.X 25.√ 26.√ 27.√ 28.√ 29.√ 30.√
四、名词解释:
31、逻辑性规范是由假定、处理、制裁三个因素构成的法律规范。从逻辑上看,法律规范必须由这三个因素构成,才符合法的特殊属性。它的公式是:“如果……则…否则…”。这三个因素可以分别表现在不同的条文或法律文件中。整个逻辑性规范是在一系列命令性规范中体现的,反映了一系列命令性规范的有机联系。只有逻辑性规范才能体现法律规范专有的特点。
32、由国家享有立法权的机关或统治者明文制定并公布施行的法律。
33、指法律规范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实现的活动。它强调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和贯彻。
34、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尊崇、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五、问答题:
1、答:法的外在特包括:
(1)法是一种社会规范即调整社会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规范。法这种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
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3)法是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的规范。法具有国家强制性,有国家强制力的保障,这是法律规范区别于
其他社会规范,一般技术规范的重大特点。
(4)法是有专门的机构和程序来落实的规范。法虽然有国家强制力作保障,但是国家强制力的运作并非任意而为,而是由专门的机构按照法定的职权来实施,并且有一定的程序。
(5)法是以设定法律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社会关系的规范。
2、答:法律义务具有下列特点:
1)它是法律要求必须履行的行为,义务人拒绝履行法定义务,就会受到国家强制力的制裁
(2)它是满足权利人所代表的需要和利益的手段。
(3)它界定了义务人履行义务的范围。义务人承担义务的范围不是无限的,对法定范围外权利人的利益要求,义务人有权拒绝。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