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此篇文章为往届期末机考题库仅供参考,国家开放大学期末机考出题方式为随机组题,一人一卷,如需精准满分题库资源,请联系网站客服。
判断题
- 测量的基本工作是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高差测量,而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是测量控制网的建立方式,所以第 1 题答案为 ×。
- 评定角度测量的精度一般用中误差,而相对误差用于衡量距离测量等的精度,所以第 2 题答案为 ×。
- 在附合水准路线中,各待定高程点之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端已知水准点之间的高差,而不是零,所以第 3 题答案为 ×。
- 光电测距的所测成果需要进行气象改正、倾斜改正等,所以第 4 题答案为 ×。
- 用盘左及盘右两个位置测量水平角,可以消除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横轴不垂直于竖轴等误差,所以第 5 题答案为√。
- 将测区内相邻控制点用直线连接而构成的折线,称为导线,所以第 6 题答案为√。
- 按位置分类,施工放样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平面位置放样和高程放样;按放样方法分类,可分为直接放样和归化放样,所以第 7 题答案为 ×。
- 同一个建筑工地上结构不同的建筑物,施工测量精度要求通常是不同的,所以第 8 题答案为 ×。
- 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线,用以指示坡度下降方向,所以第 9 题答案为 ×。
- 同一直线的正、反坐标方位角相差 180°,所以第 10 题答案为√。
单选题
- 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基准是 1985 国家高程基准,所以第 11 题答案为 “1985 国家高程基准”。
- 首先计算平均值为\((123.041 + 123.045 + 123.040 + 123.038)\div4 = 123.041m\),然后根据中误差计算公式\(m=\pm\sqrt{\frac{[vv]}{n – 1}}\),v为各观测值与平均值之差,计算得\(m=\pm\sqrt{\frac{(0.000 + 0.004^2 + 0.001^2 + 0.003^2)}{4 – 1}}=\pm0.003m\),所以第 12 题答案为 “±0.003m”。
- B点高程\(H_B = H_A + h_{AB}=72.445 + 2.324 = 74.769m\),所以第 13 题答案为 “74.769m”。
- 在水平角观测中,各测回间应根据测回数n,按\(180°/n\)的差值递增变换水平度盘位置,所以第 15 题答案为 “180°/n”。
- 钢尺的尺长改正值是由于钢尺的实际长度与名义长度不一致而产生的,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属于系统误差,所以第 16 题答案为 “系统误差”。
- 坐标方位角是以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为标准方向,顺时针量至测线的水平角,所以第 17 题答案为 “坐标纵轴平行线指北端”。
- 在国家等级控制点间进一步加密,从而建立的直接为地形测图服务的控制点称为图根点,所以第 18 题答案为 “图根点”。
- 将设计好的建(构)筑物的平面和高程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这个过程称为放样,所以第 19 题答案为 “放样”。
- 山脊线也称分水线,山谷线也称集水线,所以第 20 题答案为 “分水线”。
- \(h_{AB}=a – b = 1.428 – 1.116 = 0.312m\),所以第 21 题答案为 “0.312m”。
- \(H_B = H_A – h_{AB}=15.624 – 0.312 = 15.312m\),所以第 22 题答案为 “15.312m”。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电大资源网(diandazy.com)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